壹 理論基礎:RENZULLI 三合充實模式
一、第一類型活動( Type I )︰為一般試探性活動( General Exploratory Activities )
強調試探興趣及加廣性質充實課程,其目的為︰
1. 擴充學生知識領域與生活經驗
2. 試探並培養學生從事高層次研究的興趣
3. 做為教師安排認知與研究方法訓練的基礎
二、第二類型活動( Type II )︰團體訓練活動( Group Training Activities),
1. 發展創造思考、解決問題、感覺、欣賞與評價等能力
2. 發展如何去學( learning how-to-learn )的技能,如筆記、晤談、分類與分析資料、歸納結論等
3. 發展使用工具書的技能如索引、文摘、百科全書等
4. 發展文字、語言的溝通能力及使用視聽媒體的能力,以便學生能有效的發表作品
三、第三類型活動( Type III )︰個別或小組探討實際問題( Individual and Small Group Investigations of Real Problems )
強調高層次問題的研究。其目的為︰
1. 使學生有機會將其興趣、知識、創見及毅力應用到自選的問題或研究上;
2. 學會研究方法及高深的知識
3. 發展能發揮影響的作品
4. 發展獨立研究的技能,如計畫、組織、資源利用及自評
5. 發展毅力、自信、欣賞創作及溝通與表達的能力( Renzulli & Reis, 1985 )
三合充實模式雖分為三種類型的活動,但彼此卻是相關聯的,例如第一類型本身固有加廣的目的,但其價值可以是因一般性試探活動而促成了第二類型及第三類型的活動發展;而第一類型及第二類型的充實活動亦具有促進第三類型高層次獨立研究的進行與發展,並準備探討實際問題的意義。此外,學生若完成了獨立研究,其成果報告亦可作為第一類型的充實活動。
貳 興隆資優課程架構
參 課程說明
中年級--探索興趣、基礎能力養成
- 一般探索課程:幫助每個資優孩子能夠發覺自己的興趣與發展潛能,提供各種不同向度的數理與人文課程。
- 小組訓練課程:透過各種研究方法的訓練,讓學生逐步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
- 情意教育:這是每個孩子在任何階段都絕對需要重視的,因此各年級特別獨立一堂課作為「情意輔導」;並且透過每年度不同的「主題課程」,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進行跨年級的領導、合作與服務。
高年級--興趣聚焦、實際專題探究
- 專題研究(小組):五年級時,以小組為單位,選定有興趣的數理或人文主題,進行探究,並將研究成果透過競賽或公開發表方式呈現。
- 獨立研究(個人):六年級時,以個人為單位,選定數理或人文主題,完成更深入的進階研究。
- 情意教育:三到六年級不間斷的情意課程,透過分年級的「情意輔導」與跨年級的「主題課程」,幫助資優孩子學習認識自我、尊重他人、團隊合作、領導統御等重要技能。
主題課程
- 課程目標:讓學生能夠以「家族」或「年級」為單位,學習自主策劃活動、問題解決、分組學習,以培養資優生的人際知能、領導才能,以及資源整合能力。
- 進行方式:上學期以家族為單位進行主題學習,包括:主題課程活動、資普交流、專題講座
- 下學期,跨年級分組進行活動規劃,包括:中年級迎新活動、資優宣導戲劇、高年級校外教學、成果發表會與送舊活動。